二、作用與效益
龍泉市能福營造林專業合作社和“FSC”森林認證的成功為南方集體林區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探索了新機制,對能福公司與合作社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,主要體現在三方面。
1、增加了林農收入。取得森林認證后,合作社年產木材6000-8000立方米,木材價格比市場價高出15-20%,每年預計增加收入400多萬元,合作社社員人均增收400多元/年,再加上農醫保個人自交部分由合作社支付,每年是50元,合作社社員人均增收450多元/年。
2、促進了森林可持續經營。住龍鎮的周調、碧龍和白巖等三個村340戶林農的11萬畝山林,分成15816片,戶均46片。每戶在不同地點、不同質量的地方都分有山片,森林經營管理面積分散,管理難度大,大部分處于自然經營狀態。不要說可持續經營條件不存在,就是護林防火工作都存在很大的困難。自從成立能福營造林專業合作社后,11萬多畝森林資源在合作社的組織下開展規模經營,不僅減少了生產成本,還大大提高了林地生產力,促進了森林的可持續經營。
3、壯大和宣傳了企業。浙江能福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年出口創匯1600萬美元的浙江省林業龍頭企業,年產太陽傘110萬把,對木材的需求量較大。公司自從有了合作社的支持,木材原料來源穩定,生產產品貼上了“綠色標識”,樹立了“對環境負責”的企業形象。不僅克服了國際市場的綠色環?!氨趬尽?,而且每立方米木材可凈增利潤150元,大幅提高了產品附加值,提升了企業的國際形象。
在2009年金融危機最嚴峻期間,公司與30余戶合作社社員簽訂協議,以1.6萬畝林權作為抵押,貸款融資1200余萬元,成功應對了金融危機造成融資困難的不利局面,公司也為林權抵押的農戶發放了24.8萬補償金。通過林權抵押,公司融資渠道拓寬,銀行放貸放心,林農收益增加,實現了“三贏”。